上篇分享懷孕好物,希望能幫助孕媽咪,快速挑出適合自己的用品
這篇來分享包媽的待產包 (2021/12)
醫院生產3天,20吋行李箱;月子中心30天,25吋行李箱
建議在38週前先備妥待產包,避免手忙腳亂的情況喔
包媽建議:
善用行李箱+各式收納包+標籤 來打包,依標籤找尋用品,減少翻箱的困擾
如果遇到隊友不在身邊,又需要護士或他人協助找尋物品,有標籤也不會去翻到私人物品喔!
▲證件類
爸爸媽媽雙證件、媽媽健保卡+媽媽手冊、信用卡+現金
▲自然產 產後用品類
在同學的推薦下,產前於婦幼展購入,六甲村 待產包+添購其他所需用品
底下是包媽在醫院及月中 大約的用量
๑加大產褥看護墊5片*2包
若未使用完可作為寶寶拋棄式尿布墊
๑高吸量產褥墊20片*2包
產後前五天 一次使用兩片,接著遞減至一片
๑生產免洗內褲*30件
產後洗內褲這種小事,請交給免洗褲
๑安睡褲*10件
待產包的產褥墊使用完畢,換安睡褲使用
๑一般夜用衛生棉
後期產褥減少,換一般夜用衛生棉+生理褲
๑防溢乳墊*120片+各廠商試用包+添購媽媽餵
勤勞更換,避免衣服沾濕的尷尬,以及細菌滋生
我每次餵奶後會一併更換,尤其寶寶直接用嘴巴吸吮,乳頭要保持乾淨
๑清潔棉2片*20包+藥局再添購
更換溢乳墊時,記得清潔,以免又汙染新溢乳墊
๑儲乳袋
我的母乳量不充沛 在出月中打包剩餘的奶才使用到
/生理沖洗罐/
自然產產後如廁時,適當清理沾黏於私密處的產褥,
以沖洗罐裝溫熱水沖洗,除了保持乾淨也能舒緩傷口,是包媽必推的好物!
阿包出生於冬天,小寶寶每天排便,要沖洗時來不及等水熱,
我會用沖洗罐裝溫熱開水來洗阿包的屁屁,真的很好用!
▲哺乳用品類
/奶瓶+備用奶粉/
初期奶水量若還無法充足供應,可先用奶粉替代
眾多廠牌都可以線上申請試喝罐400g
/擠乳器+集乳器/
每次餵奶,擠乳器零件拆拆洗洗烘乾再組裝,會眼神死
出月中一個月後,我調整成全親餵
不過總會遇到脹奶,但寶寶不在身邊,或是不方便親餵
手擠奶OK,不過有擠乳器幫忙,還能偷閒滑手機(先前購入的沒有理想中的好 暫不推薦)
♡複習一下:
親餵或是使用擠乳器時,另一側乳房也會分泌奶水
此時需要集乳器,才不會浪費媽媽辛苦追的奶水
/至少4件孕哺內衣/
先前購入的孕哺內衣沒有理想中的好,暫不推薦
/防溢乳墊/
懷孕時陸續拿到各品牌試用包,用了許多總有排名
包媽心中排名 六甲村>媽媽餵=貝親 屬於輕薄透氣
其餘比較厚,有的壓線還造成皮膚過敏癢,真的很不舒服
/清潔棉+羊脂膏/
嫩嬰在學習吸吮,容易咬破媽媽的乳頭,吸吮後寶寶的口水殘留在乳頭,
經過空氣揮發會讓皮膚乾燥,餵奶前後使用清潔棉+羊脂膏,可舒緩不適感
羊脂膏是綿羊身上,羊毛萃取精煉出的油脂,成分單純,讓寶寶吃到也不用擔心
/哺乳枕(月亮枕)/
大部分醫院和月中都會提供,可先致電或是參觀時詢問,
懷孕時,我比較常使用Hugsie;產後親餵寶寶時,我喜歡媽媽餵,枕心硬挺
如果沒有哺乳枕 可以用大毛巾或是靠枕替代。
無論使用哪一種 要避免遮蓋到寶寶的口鼻唷!
/儲乳瓶+儲乳袋/
職業媽媽回職場上班,或是脹奶不方便親餵時,都需要這類用品來儲乳
♡複習一下:
#母乳保存333法則 最容易記憶
室溫可存放3小時 儲乳瓶/儲乳袋
冷藏室可存放3天 儲乳瓶/儲乳袋
冷凍庫可存放3個月 儲乳袋
寶寶有大小餐,非!常!正!常! 沒喝完不需勉強彼此
不過碰到口水的奶,1小時內沒喝完需丟棄,也不得再冷藏或冷凍!
奶瓶和儲乳瓶 待#育兒好物的文章,再一起分享
/溫奶器/
冷藏或冷凍保存母乳,需要回溫,我奶量比預期少,溫奶器也用的少,就不特別推薦了~
♡溫馨小叮嚀:
冷凍的母乳要先回冷藏室解凍再使用溫奶器
▲大人用品類
換洗衣物+個人用品
襪子+帽子+口罩+外套,保暖很重要,身子顧好一切都好
▲新生兒用品類
出院及出月中所需衣物
當時阿包是 開襟上衣+包腳褲+手套+帽子離開月中
安撫奶嘴+蓋毯+安全汽座(嬰兒提籃)+嬰兒推車,若往返路途遙遠 記得備上NB尿布+奶
▲日常用品類
手機+充電器+保溫瓶+環保餐具+奶瓶刷具+洗碗精+個人用品
-謝謝大家耐心看完,打到這裡,生產當天的畫面歷歷在目
每天看著阿包,還是覺得不可思議,是我懷胎10個月生下來,是我身上的一塊肉
無論如何,一切平安,健康,順利 最重要
包媽祝福大家
以上純屬包媽心得分享
♡打扮寶貝的同時也療癒爸爸媽媽的心靈♡
#育兒日記 #育兒生活 #育兒理念 #育兒分享 #親子 #親子生活 #包媽分享 #備孕 #懷孕 #懷孕好物 #待產包分享 #待產包整理 #母乳餵養